游客发表
报告援引SWIFT亚太地区主管支付市场负责人迈克尔穆恩的话说,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,但是人民币在包括新加坡、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的支付使用量呈现大幅增加,这显示出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贸易关系不断加深。
对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,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8日表示,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的文件即将出台,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内、再就业有困难的职工可实行内部退养,由企业发放生活费,并缴纳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。
启动实施再就业帮扶行动。免费提供就业指导、职业介绍、政策咨询等服务,纳入就业政策扶持体系。据初步统计,煤炭系统涉及约130万人,钢铁系统约50万人。同时通过加大援企稳岗补贴、鼓励企业吸纳补贴等政策落实,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更多选择内部安置。三是对再就业困难的大龄职工可实行内部退养。
当天全国政协就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工作,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,信长星在会上说,即将出台的文件明确了职工安置的基本原则、主要渠道、工作要求,目标是确保职工平稳过渡,改革顺利推进。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。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。
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,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,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。持续推动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。推出新的政策,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问题。
必须全面深化改革,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,建立现代产权制度,基本建成法治政府,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。在困难和压力面前,全国各族人民付出了极大辛劳,一步一步走了过来。
回顾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、稳中有好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,过去一年,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。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,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。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。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.5%~7%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,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,城镇登记失业率4.5%以内,进出口回稳向好,国际收支基本平衡,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
政务公开加快推进,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。回顾过去一年,成绩来之不易。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、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,发展民营银行,启动投贷联动试点。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,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、遇困有帮,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。
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.5%,新增4万多亿元。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今年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增强持续增长动力。
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,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。建设一批光网城市,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,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。
健全督查问责机制,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,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。建设性参与解决全球性和热点问题。继续推动东、中、西、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,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、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,在基础设施、产业布局、生态环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、在保护中发展,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,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。
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,对财政实力强、债务风险较低的,按法定程序适当增加债务限额。大力培育特色产业,支持就业创业。
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。今年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%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%,重点地区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继续下降。
发展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要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、利率、准备金率、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疏通传导机制,降低融资成本,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、三农等支持。
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,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。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,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深化农村改革,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,着力提高农业质量、效益和竞争力。成功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、中欧领导人会晤,启动中拉论坛。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,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。
到2020年,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,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.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。切实保障改善民生,加强社会建设今年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,加强社会建设。
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%和8%。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,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,继续治理荒漠化、石漠化和水土流失。
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。实施更积极、更开放、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。
展望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(草案)》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,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、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,突出了以下六个方面。积极商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,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,推进中美、中欧投资协定谈判,加强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。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。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。
采取兼并重组、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,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。完善住房保障体系,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。
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,人民生活将会更加美好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。过去五年,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。
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,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,依法严格履行合同,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优化公共服务流程。
相关内容
随机阅读
热门排行
友情链接
友情链接